2014年學術活動(第四十七期)
時 間:2014年12月19日全天
地 點:1號樓7層報告廳
一、 學術沙龍(上午)
主持人:胡新寧 胡書舉 章程
9:00-11:00
討論主題:變革中的“論文與科研”
內容簡介: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暨全面深化改革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同時也給評價體系帶來了變化。本次沙龍擬結合自身科研情況,探討在新時期中論文在科研中的定位,論文無用了嗎?論文導向的評價體系是否需要更深入調整?大家結合各自情況談談當前形勢下對于論文與科研的思考,也可以探討自己對科研論文寫作的困惑。
歡迎廣大科研人員與研究生參加!
二、學術報告會(下午)
主持人:馬衍偉 研究員
學術報告一:14:00-14:40
報告題目:超導與電極材料研究進展
報 告 人:馬衍偉
內容摘要:本報告將簡要匯報近2年來我部在超導材料、超級電容器等兩方面的最新進展,并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討論。
學術報告二:14:40-15:15
報告題目: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研究進展及參加ISS會議感想
報 告 人:古宏偉
內容摘要: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稀土鋇銅氧超導帶材)是當前所有超導材料中最具大規模工業化應用前景的超導材料。因此,近十幾年來,美國、日本、歐洲等西方先進國家一直將第二代高溫超導材料作為研發重點,投入大量資金開展其實用成材技術研究,并制備出千米級長帶,超導臨界電流也逐年提高,已達到500A/cm(77 K)以上。但真正的工業化應用仍沒有開始。本文將對近來第二代帶材研究的現狀以及未來前景進行分析,并將近期參加的日本國際超導會情況給大家做一通報。
學術報告三:15:15-15:50
報告題目:提高鐵基超導線帶材臨界電流密度的關鍵問題分析
報 告 人:張現平
內容摘要:鐵基超導體是指化合物中含有鐵,在低溫時具有超導現象,且鐵扮演形成超導的主體的材料。由于鐵基超導材料具有臨界轉變溫度高、臨界電流密度大、臨界磁場強等優勢,被認為是有潛力應用在強磁場領域的新型超導材料,而高性能線帶材是鐵基超導材料獲得大規模應用的基礎。本報告針對鐵基超導線帶材制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提高其臨界電流的關鍵問題進行了討論。
學術報告四:15:50-16:25
報告題目:高能球磨技術及其應用
報 告 人:王棟樑
內容摘要:高能球磨是利用球磨的轉動或振動,使硬球對原材料進行強烈的撞擊、研磨、和攪拌,把粉末粉碎為納米級微粒的方法。該方法可以明顯降低反應活化能、細化晶粒、極大提高粉末活性和改善顆粒分布均勻性及增強體與基體之間界面的結合,促進固態離子擴散,誘發低溫化學反應,從而提高材料的密實度、電、熱學等性能,是一種節能、高效的材料制備技術。
學術報告五:16:25-17:00
報告題目: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研究進展
報 告 人:張熊
內容摘要:超級電容器作為一種新型的儲能器件,具有充放電速度快、使用溫度寬、安全性高、環境友好以及超長的循環壽命等優點,在電動汽車、新能源發電和軌道交通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影響超級電容器性能和生產成本的關鍵因素。報告將介紹影響超級電容器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及電極材料的研究進展,并對其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展望。
歡迎全體職工、研究生踴躍參加!